這學期最後一部要替心理學與電影課程畫下句點的影片就是剛上映的”Sherlock Holmes”。老實說看到這個片名我還以為影片是要演Holmes的一生,甚至期待看到小說中Holmes跟 Professor Moriarty的最終決鬥。不過其實這部電影只演了Holmes人生中的一個精采案子而已。這個案子的確精彩,也的確巧妙,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讓我有兩個感覺。
首先,不只是推理電影,即使是一般的推理小說,通常都需要一個複雜的案子跟一個匪夷所思的結局才容易獲得大家的驚嘆跟喝采。所以我很佩服寫推理小說的作者,例如Conan Doyle與Agatha Christie。我覺得推理小說的作者都應該有很豐富的常識跟某些特殊的背景知識讓他們可以在我們視為稀鬆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元素來把大眾耍得團團轉。然後他們應該還有過人的觀察力,來觀察一些我們也看得到但卻常常視而不見的重要線索。最後,他們也需要大量的創意,來編排一個緊密但卻不會一下子露餡太多的劇情。講得白話一點,我們看到的Holmes或是小說中的任何一個厲害主角其實都是作者本身的智慧。每次一想到這裡我就會不禁非常佩服跟尊敬那些推理小說作家。尤其是出產量很多的那幾位。
然後,這部電影內容上其實跟一般偵探電影沒有什麼差別,甚至可以說性質跟柯南的卡通電影版沒什麼很大差別。也沒有像Avatar之類很華麗的特效,但是我覺得有一個地方很吸引我,那就是人物的刻劃。特別是Holmes跟Watson之間的友情。其實我們從以前到現在多多少少都有想過”什麼是朋友?”之類的這種問題,我覺得這部電影給了我最好的答案,或是說,我最喜歡的答案。其實不管是電影或是小說中,Watson從來不曾從Holmes那裡拿到什麼真正的好處(或許除了保管錢之外),而且其實Holmes看起來也不是個非常好搞好相處的人。但是,當Holmes或Watson需要的時候,另一個人總會適時的出現來提供援手。而電影刻劃兩個人物的方式讓大家一看就知道他們的友誼很深厚,但是卻不是用講深情的話或是什麼灑狗血的方式描述,而是用一些小動作,甚至是有點諷刺的對話來襯托出他們的友誼是多麼深厚而且幫助別人的付出並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回報。我滿喜歡這樣的描述友誼的方式。但更重要的是,我也喜歡這樣的友誼,真正的朋友應該是互相幫忙、互相扶持而不存著要求什麼對等回報的心。也許平常不一定要看起來很好,也不一定要一直黏在一起。老祖先早就告訴我們”患難見真情”、”同甘共苦”的道理,孔子也曾說過”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似乎是有點離題了,但總之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這個部分吧。最後,我想到一句話,是高中的時候讀的一本英文小說裡面的,這句話是
”Love is never have to say you’re sorry.”
我想把它改成
”Friends are never have to say your sorry.”
應該也滿有意義的!
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天旋地轉與快逃快逃
暈眩!類似坐在高速遊覽車的最後一排,而且剛從高雄經由南迴公路到台東時的感覺,不知道是我的三半規管功能不佳還是怎樣,看完電影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廁所把一部分午餐還給大地。不過雖然身體反應有些令人不適,但我還是覺得這部電影是好看的,這樣不協調的感覺讓我覺得很有趣。
不同於其他常見的科幻片或是怪獸片,我覺得cloverfield好像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想要隆重介紹怪獸的意思,導致我一開始也跟影片中的人群一樣出現「是恐怖攻擊嗎?」之類的想法,而且片中怪獸出現的場景其實都若隱若現,甚至一直到看完電影之後,我都還在猜那隻怪獸是什麼。(感覺像變形樹懶之類的……)
那既然這部「怪獸的怪獸片」並不是想拿嚇死人的怪獸來作為主打的賣點,那是什麼呢?也許就跟幕後花絮裡面說的一樣,想用特殊的拍攝手法製造更真實的臨場感,如果真的是這樣,對我來說,它成功了!整部電影是從某一個角色的第一人稱視野來經歷外界,所以的確有讓我感覺到身歷其境,跟影片中的人一起慌張,不知所措或驚嚇逃跑。就跟玩某些賽車遊戲或是空戰遊戲一樣,自己成為劇中人時的感受總是比只是看著別人尖叫逃跑來的更為深刻。而根據看過的同學說,這部片子是2008年初出來的,也就是現代的影片,這讓我想到現代的影片好像越來越常用這種手法來達到更佳的效果,例如一些我比較常會去電影院看的鬼片類型的電影也就常常以此來達到讓觀眾更為驚嚇的目的。
還有一個部份就是我覺得這樣的拍攝手法還達成了一個效果(至少對我來說),就是「生活化」,「生活化」的東西才真才刺激、才更令人相信。以鬼片來說(比起其他類型的影片,我對鬼片有過比較認真的思考),通常歐美的鬼片對於我來比較不嚇人,而日本、韓國或泰國的鬼片驚嚇指數就比較高一點,因為歐美的鬼片通常以狼人、吸血鬼、古老的城堡為主題,而亞洲的鬼片中常常可以看到我們熟悉的街道、房子、人(我甚至在某部影片中看過跟我家一樣的屏風),所以兩者比較起來,亞洲的鬼片「對我來說」(也許不一定大家都這樣覺得)就比歐美的鬼片更為生活化,更令我覺得可能我家隔壁有鬼之類的,當然也就更能夠達到驚悚的效果。而這部片子也是一樣,雖然都是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比起其它的怪獸片或科幻片,例如酷斯拉(1998)或星際大戰(2005)系列之類的電影,這部片子製作出了更像是一般生活情境的對話跟情節,讓我雖然知道這種事情很誇張,但是覺得我如果運氣「太好」的話可能有一天就會遇到,而且片中所使用的場景,武器跟其其它它的東西都很合理,除了那隻怪獸。
然後我還有一些小小的突發奇想,例如我覺得如果這部片子拍成3D版的應該會更為有趣(但是電影院可能要賣票的時候附贈嘔吐袋就是了),總之,這次是個很不一樣、很不一樣的觀影經驗。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Déjà vu
一看完電影,浮現在腦中的第一個字就是這個”Déjà vu”,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大一英讀課的時候這個字害我翻了不知道多少本英漢字典……,最後是某一次看迪士尼的影集的時候發現它是法文”似曾相似”的意思,於是這個字就深印腦海了,總之,我對這部電影的理解就是由這個字出發的。
一開始電影所設的線索,像是懷錶、服務員的詢問、閣樓上的住房登記……等等都讓我以為這是一部回到過去的影片,但最後結局的時候,Richard乾癟的倒在房間的椅子上讓我突然出現一種想法。會不會,Richard並沒有回到過去,而只是單純的自我催眠成功?Maybe 只是牆上的畫勾動了Richard以前的記憶,所以他去查資料,而在這個過程中,聽了關於McKenna的故事而印證了自己的Déjà vu。然後去問關於時空旅行,去布置房間,讓一切猶如1912年,他催眠了自己!!!讓自己以為回到了那個時代,讓自己去探索自己想探索的事情,然後意外的發展出了一段深刻的愛情……。
所以我想討論Déjà vu而不是穿越時空的旅程以及愛情。每個人的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有經歷過Déjà vu的狀況,不論是所謂的預知夢或是覺得誰好眼熟但卻是第一次見面或是其他千奇百怪的狀況,都是很有趣的。而比較能讓我接受的解釋(我不大相信超自然力但我不鐵齒)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看過許多各種不同的東西,所以當類似的東西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所們可能就會用以前的某種經驗套進去,然後覺得自己好像看過或是經歷過。所以我在理解這部電影的時候
其實我覺得Richard是在生活中看到了與以前生活經驗類似的人物及場景,然後覺得Déjà vu。也許是出自於好奇心或是其他的目的,他更進一步的找了資料佐證自己的想法然後催眠了自己,之後的經驗也許是如他所寫的劇本,或是他自己內心的希望,不得而知。
其實我覺得Richard是在生活中看到了與以前生活經驗類似的人物及場景,然後覺得Déjà vu。也許是出自於好奇心或是其他的目的,他更進一步的找了資料佐證自己的想法然後催眠了自己,之後的經驗也許是如他所寫的劇本,或是他自己內心的希望,不得而知。
也許這樣理解這部電影悖離了常道,讓一個浪漫的時空愛情故事顯得不再那麼浪漫,但那又何妨?偶爾換個新鮮的角度來切入電影感覺也頗為有趣!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因為追逐夢,所以值得
畢業生的故事從一個剛畢業的、有成就的男孩開始。
Benjamin,剛滿二十歲、剛畢業、成績優異獲得獎學金。這是多少人都夢寐以求的條件,但男孩卻對於未來感到迷惘了,不知道自己下一個該怎麼走,讀研究所?工作?或是以上皆非?就在難以抉擇時,Mrs. Robinson卻勾引了他,但Benjamin卻也沒有太多的抗拒…
我覺得,一開始的Benjamin並沒有找到他自己要的東西。所以才會掉入Mrs. Robinson的陷阱,所以與其說他是被勾引,不如說是他找不到目標,下不了決心,所以才會藉由這樣日復一日的無意義的生活來麻醉自己、延宕選擇的時間。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都是這樣的,雖然自己站在可以抉擇的十字路口,但有幾人能夠完全不受外在情況的影響,聽自己的心來選擇要走的路。學生是如此,從國中開始,父母就期待子女能夠考到好的學校,有多少人能堅定的說,我要學一技之長?高中升大學,有哪個人不是被期待考到熱門科系,未來才有飯吃?即使真的到了大學,以我自己為例,我對音樂很有興趣,但我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說,我要走跟音樂有關的路。最後到了研究所,或是進入社會,仍然會繼續被期待著過社會價值觀認可的生活、結個皆大歡喜的婚,然後就這樣一直不停的錯過能夠轉彎的十字路口,當有一天到達了終點,雖然也不很糟,但總是抱著些遺憾。
可是去除了外在情況,我們真的就能夠面對自己真實的想法嗎?其實也不見得,很多時候,就算交給我們自己選,我們大概也是會選擇比較平穩的路,因為缺乏想像力、承擔風險的勇氣跟冒險的心。冒險的心不是說想做什麼就不顧一切的往前衝,那只會提早陣亡而已。必須要先有想像力,才會有與別人不一樣的想法,符合自己需要的想法,然後需要冒險的心,決定一條可行的路,評估過條件跟風險之後,帶著承擔風險的勇氣出發,其實沒有達到最後完美的目標,我想對於自己仍然是會有意義的,而且不悔。
最後Benjamin開了很遠的車到了Stanford,終於確認了自己的真愛,而且不畏現實的情況有多麼的不利於他,仍然用盡了一切手段,最後甚至到了婚禮現場搶婚,在兩人倉皇逃脫的公車上,露出了真正快樂的微笑…
也許是因為外在所發生的挫折讓我們看清了自己,也許是因為內在的思考讓真正的自己覺醒,總之一切永遠都還來得及,電影只是濃縮了這段過程,但也強調了,不論當時的環境有多麼不利,只要對自己真正的想法堅定不移,只要願意不顧一切的去追尋,總會得到果實的。也許現實生活並不像電影這麼戲劇化,可能也不總是像電影這樣王子與公主從此以後過著幸福與快樂的日子,但唯一確定的是,握在手中的會是自己最寶貴、最珍惜的東西。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真實的快樂
老實說我沒有非常理解香草天空這部電影的劇情,即使我全神貫注的看完,仍然無法精準的掌握電影中的虛實交錯,至少我是這麼覺得。一開始看到主角的奔跑與清醒,我認為他在作夢,但當鏡頭跳到監獄裡時,我認為是普通的心理醫師與監獄的囚犯,而當心理醫師試圖追問出主角隱藏(或是刻意隱瞞)的事實時,我以為這是精神分裂症的電影,直到最後的真相大白,才發現大部分原來是一場夢,一場失控的夢,雖然我終究還是沒有搞清楚,茱莉吉雅妮跟蘇菲亞到底是什麼關係,誰是真誰是假,但這部電影已經給了我一些思考。
看完電影之後,腦中浮現的第一個詞是「黃粱一夢」!雖然不完全一樣,但我覺得它們對我的意義都很像,主角因為外在環境的影響而選擇與LE機構簽訂契約,就像拿了那個會作好夢的枕頭,準備作一個好夢來逃避現實,但是,本來應該擁有美好生活的夢竟也出了差錯而變成了一個大噩夢,直到最後,他必須要作出抉擇,清醒或是繼續作夢?
當下,我也很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我是要活在充滿美好的夢境中(身體沒有障礙,感情關係美好),抑或是要回到那個真實的世界?一開始其實我是覺得比較想要留在夢中的,畢竟也不用多付費而且能夠確保接下來所遇到的事情都是完美的,而且也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在作夢!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誘人。而選擇回到現實世界的話等待著的是未知的150年後世界以及身體殘缺還有一貧如洗。兩者的條件相差是如此之大,正常人隨便想一想都知道該如何選擇。不過當我看到那個心理醫師信誓旦旦的說自己是真實的,但卻無法說出自己小孩的名字時,我突然覺得有點可怕,然後有了另一種想法。夢,雖然是美的,但那終究就是一場夢而已,也許在裡面會過得很快樂,但是總有某個時候,會意識到其實這一切都是不真實的,而現實生活中可能充滿荊棘,但卻是完完全全的真實不虛。還有一句台詞也是讓我印象深刻的,「快樂對你來說是什麼?」,這個問題我也問過自己很多次,尤其是很疲勞,或是對目標有所迷惘時,就會想要尋找快樂,因為那是繼續走下去的動力,我想對我來說,快樂就是「真」,能夠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想法,有能力作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能與自己在意或關心的人真誠的互動,能夠表現出最真的自己,就是最快樂的事情,所以主角最後選擇回到現實世界的這個決定讓我非常的同意,無論好壞,真實總是勝於幻象。
看完電影之後,腦中浮現的第一個詞是「黃粱一夢」!雖然不完全一樣,但我覺得它們對我的意義都很像,主角因為外在環境的影響而選擇與LE機構簽訂契約,就像拿了那個會作好夢的枕頭,準備作一個好夢來逃避現實,但是,本來應該擁有美好生活的夢竟也出了差錯而變成了一個大噩夢,直到最後,他必須要作出抉擇,清醒或是繼續作夢?
當下,我也很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我是要活在充滿美好的夢境中(身體沒有障礙,感情關係美好),抑或是要回到那個真實的世界?一開始其實我是覺得比較想要留在夢中的,畢竟也不用多付費而且能夠確保接下來所遇到的事情都是完美的,而且也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在作夢!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誘人。而選擇回到現實世界的話等待著的是未知的150年後世界以及身體殘缺還有一貧如洗。兩者的條件相差是如此之大,正常人隨便想一想都知道該如何選擇。不過當我看到那個心理醫師信誓旦旦的說自己是真實的,但卻無法說出自己小孩的名字時,我突然覺得有點可怕,然後有了另一種想法。夢,雖然是美的,但那終究就是一場夢而已,也許在裡面會過得很快樂,但是總有某個時候,會意識到其實這一切都是不真實的,而現實生活中可能充滿荊棘,但卻是完完全全的真實不虛。還有一句台詞也是讓我印象深刻的,「快樂對你來說是什麼?」,這個問題我也問過自己很多次,尤其是很疲勞,或是對目標有所迷惘時,就會想要尋找快樂,因為那是繼續走下去的動力,我想對我來說,快樂就是「真」,能夠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想法,有能力作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能與自己在意或關心的人真誠的互動,能夠表現出最真的自己,就是最快樂的事情,所以主角最後選擇回到現實世界的這個決定讓我非常的同意,無論好壞,真實總是勝於幻象。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網心報告之暖稿~(下)
在經過了一些初步的搜尋之後發現網路書籤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例如"社交性書籤","網摘","共享書籤","網路書籤"其實都是指同一個東西。
網路書籤網站上關於網路書籤的一段介紹:
http://bookmark.udn.com/knowhow.jsp?t=1
在網路技術發展的初期,其實就有一些網站將各種不同的網站收集跟分類而發展成入口網站,但是因為後來個人化網路的興起,以及網路資源的多元,大家已經不再只是滿足於這樣的獲取信息方式,而之後blog的興起讓雙向交流跟peer-to-peer的方式成為了新的趨勢,所以Joshua Schachter在2003年推出了最早的網路書籤"del.icio.us",經由blogger們的推廣,使得這個服務有很大的知名度,而各式各樣相似的網路書籤服務也就陸續推出,而各書籤網站的特色也就隨之發展出來(是有找到一些描述,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使用的還不夠多,我沒有很深刻的感覺)
而網路書籤根據我找到的資料,有以下幾種主要的功能及好處:
1.可以收藏好文章的連結,便於將來再閱讀以及分享給他人
2.可以加上評論或主題,方便他人閱讀或尋找
3.可以用不同的Tag來歸類不同的連結
4.可以將網頁內容直接備份
5.可以方便的搜索想要的資訊
6.即使原來的網頁不見了,因為有備份所以還是可以看到內容
7.因為需要的文章不一定是在你會去的網站上,提供一個拓展搜尋的可能性
那暖稿大致上是到這裡,期待期末的報告吧
網路書籤網站上關於網路書籤的一段介紹:
http://bookmark.udn.com/knowhow.jsp?t=1
在網路技術發展的初期,其實就有一些網站將各種不同的網站收集跟分類而發展成入口網站,但是因為後來個人化網路的興起,以及網路資源的多元,大家已經不再只是滿足於這樣的獲取信息方式,而之後blog的興起讓雙向交流跟peer-to-peer的方式成為了新的趨勢,所以Joshua Schachter在2003年推出了最早的網路書籤"del.icio.us",經由blogger們的推廣,使得這個服務有很大的知名度,而各式各樣相似的網路書籤服務也就陸續推出,而各書籤網站的特色也就隨之發展出來(是有找到一些描述,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使用的還不夠多,我沒有很深刻的感覺)
而網路書籤根據我找到的資料,有以下幾種主要的功能及好處:
1.可以收藏好文章的連結,便於將來再閱讀以及分享給他人
2.可以加上評論或主題,方便他人閱讀或尋找
3.可以用不同的Tag來歸類不同的連結
4.可以將網頁內容直接備份
5.可以方便的搜索想要的資訊
6.即使原來的網頁不見了,因為有備份所以還是可以看到內容
7.因為需要的文章不一定是在你會去的網站上,提供一個拓展搜尋的可能性
那暖稿大致上是到這裡,期待期末的報告吧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網心報告之暖稿~(上)
為什麼我會選擇網路書籤作為報告的主題,因為有接觸到,又覺得這個東西好像很方便又可以避免掉不尊重原創者跟著作權的問題,值得探討與推廣,所以就想利用這次機會做做看。
那第一個就先來講一下我對網路書籤的認識以及使用經驗,坦白說,在上學期開始上心實寫回饋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有網路書籤這個東西,也許是因為我沒有注意到,也許是因為我熟識的人並沒有使用這個東西的習慣,總之,在開始寫回饋之後,我就定期的使用黑米收藏我的書籤,不過這時候對書籤的認識也只停留在黑米,以為只有黑米一個書籤網站,但是在某天發現無名網誌的文章下面可以放置收藏書籤的快速圖示之後,我發現了原來網路書籤有這麼多個,而且第一個創始者也不是黑米,所以就開始到其他書籤網站瀏覽,發現功能其實都是大同小異,主要就是讓大家收藏自己覺得好的文章跟大家分享,還有分類功能,讓需要特定資訊的人比較好找,不過每個網站都有一些自己的小功能,推薦啦,收藏啦,而且依照成立時間的先後,功能性也有在逐步的改善這大概是我為什麼會接觸到網路書籤的經過,而且在還沒有開始研究歷史等深入資訊之前對網路書籤的使用經驗跟印象。
那第一個就先來講一下我對網路書籤的認識以及使用經驗,坦白說,在上學期開始上心實寫回饋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有網路書籤這個東西,也許是因為我沒有注意到,也許是因為我熟識的人並沒有使用這個東西的習慣,總之,在開始寫回饋之後,我就定期的使用黑米收藏我的書籤,不過這時候對書籤的認識也只停留在黑米,以為只有黑米一個書籤網站,但是在某天發現無名網誌的文章下面可以放置收藏書籤的快速圖示之後,我發現了原來網路書籤有這麼多個,而且第一個創始者也不是黑米,所以就開始到其他書籤網站瀏覽,發現功能其實都是大同小異,主要就是讓大家收藏自己覺得好的文章跟大家分享,還有分類功能,讓需要特定資訊的人比較好找,不過每個網站都有一些自己的小功能,推薦啦,收藏啦,而且依照成立時間的先後,功能性也有在逐步的改善這大概是我為什麼會接觸到網路書籤的經過,而且在還沒有開始研究歷史等深入資訊之前對網路書籤的使用經驗跟印象。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網心作業---網路禮節
找到一篇文章
http://www.wretch.cc/blog/extensivegog/13159837
由某位同學所撰的文章
缺少網路禮節的地方:
1.標題...不大雅
2.第一句...通通都是罵人
3.第三句跟第五句...用詞有點不當
4.最後一句...可以再文雅一點
感想:雖然沒有提到人名,但畢竟是不特定多數人會看到的文章,還是應該收斂一點
嘗試修改版:
標題:
不開心
內文:
為什麼要做這種事情?
亂丟東西
即使家裡比較富裕也不能亂丟東西吧
心情不好也不可以影響別人
我很少說粗話的
不要逼我喔
本氣質小姐現在有點不開心喔
結語:這作業還真不太好寫...
http://www.wretch.cc/blog/extensivegog/13159837
由某位同學所撰的文章
缺少網路禮節的地方:
1.標題...不大雅
2.第一句...通通都是罵人
3.第三句跟第五句...用詞有點不當
4.最後一句...可以再文雅一點
感想:雖然沒有提到人名,但畢竟是不特定多數人會看到的文章,還是應該收斂一點
嘗試修改版:
標題:
不開心
內文:
為什麼要做這種事情?
亂丟東西
即使家裡比較富裕也不能亂丟東西吧
心情不好也不可以影響別人
我很少說粗話的
不要逼我喔
本氣質小姐現在有點不開心喔
結語:這作業還真不太好寫...
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
期末作業構想書---社交性書籤(網路書籤)及其在心理學推廣上的可能性
簡介:
社交性書籤,又稱網摘或網路書籤,是一個發展不到十年的年輕創意,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在網路上出現的新文章數量是無法估計的多,而我們不可能有時間慢慢搜尋以及閱讀每一篇文章來判斷是否是我們所需要的,而網路書籤的構想替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解決的方法,經由所有網路的使用者,將他們所看過或收藏的文章分享到網路書籤網站上,而這些網路書籤網站中,也分成許多的組群,讓同一個討論主題的使用者能夠快速的接收新知以及尋找資料,而不需要再大費周章的土法煉鋼慢慢尋找。
動機:
因為上學期心理實驗法課程需要,得以認識及接觸這方面的東西,但是也只限於特定網站及特定功能(寫回饋),所以這學期想藉由網心課程作報告的機會再好好的多認識及研究這類型的網站,還有書籤的其他可能功能。
目標:
1.研究社交性書籤出現及發展演變的過程
2.探討社交性書籤的功能
3.探討各個不同的社交性書籤網站的異同
4.探討社交性書籤與心理學的關係
5.探討社交性書籤在心理學推廣上的可能性及可能方法
社交性書籤,又稱網摘或網路書籤,是一個發展不到十年的年輕創意,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在網路上出現的新文章數量是無法估計的多,而我們不可能有時間慢慢搜尋以及閱讀每一篇文章來判斷是否是我們所需要的,而網路書籤的構想替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解決的方法,經由所有網路的使用者,將他們所看過或收藏的文章分享到網路書籤網站上,而這些網路書籤網站中,也分成許多的組群,讓同一個討論主題的使用者能夠快速的接收新知以及尋找資料,而不需要再大費周章的土法煉鋼慢慢尋找。
動機:
因為上學期心理實驗法課程需要,得以認識及接觸這方面的東西,但是也只限於特定網站及特定功能(寫回饋),所以這學期想藉由網心課程作報告的機會再好好的多認識及研究這類型的網站,還有書籤的其他可能功能。
目標:
1.研究社交性書籤出現及發展演變的過程
2.探討社交性書籤的功能
3.探討各個不同的社交性書籤網站的異同
4.探討社交性書籤與心理學的關係
5.探討社交性書籤在心理學推廣上的可能性及可能方法
訂閱:
文章 (Atom)